测绘栖居的诡异中国新电影中的环境灾难生态无(9)
在布鲁斯·斯特灵的经典网络朋克小说《魔裂星球》里,为了从新的深渊生态欧罗巴里得到生命样本,亚伯拉尔德·林德塞与维拉·康斯坦丁从外星殖民地回到因环境枯竭而被遗弃的地球。他们下到海洋界,发现“生命之水从峡谷深处喷涌而出”。他们后来发明了“水生后人类”,一种类似天使的新生命,没有内脏、原罪、嫉妒与追求权力的欲望,故而不会消耗自然资源、污染这个星球。这个新的天使般的存在,其“密布神经的条状上有一种新的水生感官,能感觉到水的颤动,如同远处的触摸一般”;是“自足的,从水中吸取生命、温暖及一切”。这种乌托邦式的水生后人类的生命形态不以传统的人类语言来交流,而是通过辐射,像水一样。这预示了林德塞最终被一个超越的、全知的“显灵”转化为一个无形的新生命。这即是将水最终神化为生命宗教。
【注释】
①这篇文章取自于鲁晓鹏和米佳燕合编的文集《环境挑战时代的中国生态电影》(Chinese Ecocinema in the Age of Environmental Challenge)(香港:香港大学出版社,2009),第17-38页。承蒙范晶晶小姐的优美翻译,特致谢。在该文即将收尾时,有新闻报导说:号称中国第一部绿色生态电影的《因水之名》已经开镜并计划于2009年公映。这部电影由江小鱼导演,由三个部分组成——水的复仇、危水怪谈与恐怖纪录。
②闻一多:《死水》,《中华诗歌百年精华》(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3),第41-42页。
③斯拉沃热·齐泽克:《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》(伦敦:左翼出版社,1989),第95页。
④在这篇文章中,我更多地关注以水为主题的故事片,这些影片描绘了中国的水危机。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河流的故事片,包括陈凯歌的《边走边唱》(1990)、沈剡的《怒吼吧!黄河》(1979)、滕文骥的《黄河谣》(1989)。就电视纪录片来说,也有三部重要作品:40集《话说黄河》(1986-1987)、《话说长江》(1986-1987)、《话说运河》(1987)。
⑤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:《诡异》,收入《文选》第4卷(伦敦:霍加斯出版社,1957),第375页。
⑥弗洛伊德:《诡异》,第399页。
⑦尼古拉斯·罗伊尔:《似曾相识》,收入马丁·麦克奎伦等编《后理论:批评的新方向》(爱丁堡:爱丁堡大学出版社,1999),第3-20页。
⑧这部电影根据郑义的小说改编而成,要对小说有进一步了解,可参考米佳燕《熵焦虑与消失的寓言:通向水的乌托邦主义》,收入《中国信息》第21期第1号(2007年3月),第104-140页。更多关于电影改编的讨论,可参考周蕾《原初的激情:视觉、性欲、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》(纽约: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,1995),第55-78页。
⑨关于《苏州河》的更多讨论,参见谢柏轲《谢柏轲中国面孔的希区柯克:电影的双重身分,俄底浦斯的三角关系,中国的道德声音》(西雅图:华盛顿大学出版社,2004);孙绍谊《寻找消隐的另一半:〈苏州河〉、〈月蚀〉和中国第六代导演》,收入孔海立等编《中国电影百年:两代人的对话》(诺瓦克:东桥出版社,2006),第183-198页。
让-皮埃尔·莱姆等:《蔡明亮》(巴黎:说看出版社,1999),第34页。
弗洛伊德:《诡异》,第399页。
霍米·巴巴:《文化的定位》(伦敦/纽约:罗特里奇出版社,1994),第11页。
弗兰克·马丁:《置放性:台湾小说、电影及公众文化中的同性恋表现》(香港:香港大学出版社,2003),第178页。
关于蔡明亮电影的进一步阅读,可参考《反拍》(2004年冬)中的《蔡明亮座谈》。
克雷瑟·雪莱:《中国的荒原:贾樟柯的〈三峡好人〉》,收入《电影视角》第29期(2007)。
要了解详细移民信息,参见何秀珍的作品《中国的环境与移民政策:三峡工程》(伯灵顿:埃诗盖特有限出版公司,2004);杰克逊、苏克汗等《中国三峡大坝的移民:社会经济影响及体制张力》,收入《共产主义与后共产主义研究》第33期第2号(2000年6月),第223-241页。关于三峡库区洪水与移民的电影纪录片,可参考鄢雨、李一凡的《淹没》(2005)。在2005年3月的真实纪录片电影节上,这部纪录片获得提名,身为评委会主席的贾樟柯表示:该纪录片启发了《三峡好人》的创作。参见伊安·约翰斯顿对贾樟柯《三峡好人》的评论:
更多关于城市拆迁的讨论,参见鲁晓鹏《拆毁城市:在中国当代流行电影与先锋艺术中重建城市空间》,收入张真等编《城市的一代: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中国电影与社会》(达勒姆,北卡罗来纳:杜克大学出版社,2007),第137-160页。
文章来源:《诊断病理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dblxzz.cn/qikandaodu/2021/0223/385.html
上一篇:电影病理学与现代电影理论转型
下一篇:成年羟化酶缺陷症二例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